【我们的节日·中秋】聊聊东南亚的中秋节

http://www.tcnews.gov.cn     2018-09-21 16:54:13  作者:廖博闻 来源:中国东盟报道 点击:

中秋节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最早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纷纷仿效,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在此之后,这种习俗传到民间,逐渐流行,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直到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正因为其落在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得名“中秋”。中秋节在宋朝时极为流行,发展至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在与中国地理相近的东南亚地区,中华文化的传播同样将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带到当地。在东南亚的不少国家,当地居民特别是华人群体将中秋节视为仅次于春节的中华传统节日;传往东南亚的中秋节往往也与当地文化习俗结合,既保留中华文化的底蕴,又彰显地方习俗的特色。

越南

属于孩子们的中秋节

越南是东南亚国家中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家,中秋节继而成为越南整个国家的节日。不过,越南的中秋节与中国传统的中秋有所不同——它是属于孩子们的节日。

越南人相信,中秋节的来历最初是起源于大人们在秋收的忙碌后希望能弥补孩子、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而逐渐形成了以孩子为中心的一系列庆祝活动,同时兼有庆祝丰收的寓意。

△ 越南的中秋节是孩子们的节日

越南人的中秋节以孩子、鲤鱼为贵,同时拥有“越南版本”的中秋传说。阿贵相当于越南版的嫦娥,相传阿贵得到仙树后,未遵仙训,用污水浇树,结果仙树腾空飞上月宫,阿贵因手拉树根,也被带往受责。晚上彩灯齐放,传说是条鲤鱼成精后害人,包公为救民用纸扎了鲤鱼灯以镇之。于是,孩子们都在中秋晚上听“阿贵”的传说,还会提鲤鱼灯出游玩耍,预示长大“跳龙门”之意。

2013年的中秋节,越南民族学博物馆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越南中秋节展览,展览囊括各式各样中秋节的传统玩具,并邀请当地的老艺人们参展出席。在不少越南人心里面,走马灯、纸进士、捏塑等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玩具,也是自己童年时光的美好记忆。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现代生活的变化,现代的玩具包罗万象,各具特色,但传统玩具依旧获得不少孩子们的喜爱,老年人在中秋佳节玩上儿时最爱的玩具,往往同孩子们一样感到非常兴奋。

按传统的观念,纸进士是智慧、好学不倦精神的象征,所以纸进士在中秋节五果盘上具有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河内市怀德县云更乡厚爱村村民阮氏线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中秋节五果盘中,纸进士被放在最庄严的位置上。中秋节过后,孩子们就把纸进士放在学习桌子上,以祈求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新马菲印

团聚舞狮庆中秋

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华人较多的国家,中秋节则寄托了当地华人华侨共同的情感认同与历史记忆。

整体而言,吃月饼、赏月、提灯笼游行成为东南亚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在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华人聚居的主要商业街道张灯结彩,人们通常以舞龙游行、民族服装游行、灯笼游行和花车游行等方式庆祝中秋,使历史悠久的华人区充满了欢快的节日气氛。这似乎与大多国人偏爱的“静谧”、“团聚”的中秋节有所不同,但对于当地华人来说,家人相聚、同吃月饼、共同赏月便是值得庆祝的事情。在印度尼西亚,政府过去对华人实行强制同化政策,曾长期不允许华人庆祝传统节日。政策解禁后,中秋节遂成为当地华人重要的节日,人们在中秋节庆团圆、祈愿。近年来,当地华人在保持家庭团聚的同时,更多的是拜会朋友,组织聚会和文化交流活动。

△ 马来西亚人民庆祝中秋节设置的五彩雕塑

颇为有趣的是,东南亚华人逐渐在“月饼”这份中秋节必备点心上发挥创意。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市内各大商场都设有月饼专柜,经营各式各样的大马月饼;当月饼的花样越来越多,各种新奇的口味、馅料层出不穷,马来西亚的华人决定将“果中之王”榴莲加入到月饼之中,孕育出“冰皮榴莲月饼”等地方美味。虽然冰皮榴莲月饼往往售价不菲,但榴莲本身独特的口感配上传统月饼口味新奇的结合总能吸引许多榴莲爱好者,而冰冻后的榴莲没有常温下那样浓厚的口味,一些没有接触过榴莲或暂时无法接受榴莲口味的顾客往往也能享用。

△ 榴莲口味的月饼成为马来西亚庆祝中秋节的一道“特色食品”

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渊源,不仅因为地理相通,历史传承,还得益于从唐代开始向东南亚地区持续不断的移民——旅居东南亚的华人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延续、传承的桥梁。

东南亚华人通过使用自己的语言、伦理道德传承和共庆传统节日,一方面强调了自身的文化认同,一方面也通过节日仪式、人际交往和情感传递,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地社会和文化,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与国外当地文化的融合。

撰稿:廖博闻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为“宕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宕昌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②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